美創科技打造縣域醫療災備新標桿|神木市醫院 HIS 系統數據庫分鐘級切換演練實錄
2025-07-02
百萬罰單警示!DCAS助力金融機構筑牢數據安全防線,實現監管合規
2025-06-20
2025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丨《中國互聯網產業綠色算力發展倡議》正式發布
2025-02-07
美創用戶專訪 | 精細化管理:醫療行業數據分類分級的策略與實踐
2025-01-10
容災演練雙月報|美創助力某特大型通信基礎設施央企順利完成多個核心系統異地容災演練
2025-01-10
存儲域
數據庫加密 諾亞防勒索訪問域
數據庫防水壩 數據庫防火墻 數據庫安全審計 動態脫敏流動域
靜態脫敏 數據水印 API審計 API防控 醫療防統方運維服務
數據庫運維服務 中間件運維服務 國產信創改造服務 駐場運維服務 供數服務安全咨詢服務
數據出境安全治理服務 數據安全能力評估認證服務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服務 數據安全治理咨詢服務 數據分類分級咨詢服務 個人信息風險評估服務 數據安全檢查服務2025年6月30日,GB/T 20988-2025《網絡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發布,標志著我國在災難恢復領域的技術規范化進程邁入新階段。
該標準將全面替代 GB/T 20988—2007《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和 GB/T 30285—2013 《信息安全技術 災難恢復中心建設與運維管理規范》,其確立了信息系統災難恢復工作原則,給出了信息系統災難恢復生命周期,規定了信息系統災難恢復應遵循的基本要求,描述了災難恢復能力等級劃分和測試評價方法,并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美創科技深度參與新國標內容研究與制定,本文將深度解讀新國標的核心突破,并剖析其對企業災備體系建設的戰略意義。
新國標以災難恢復生命周期為主線,融合管理、技術和安全等核心要素,旨在指導組織提升信息系統應對各類風險和災難的能力。
總綱與基礎:
包括標準的范圍、引用文件以及術語和定義,為災難恢復工作奠定基礎。同時,災難恢復概述部分明確了災難恢復目標,并引入了貫穿災難恢復工作的生命周期概念。
規劃設計:指導如何確定災難恢復需求、制定策略、設計技術方案,并考慮如云災備等新興技術應用。
建設實施:詳細闡述災難恢復系統和中心建設、部署、測試和驗收過程。
運行管理:強調日常的運行維護、預案管理、應急響應、災難接管與回退,以及災難恢復審計。
支撐與保障:
組織機構:明確災難恢復的組織架構及其職責,強調人員保障。
測試評價:新增系統的測試評價方法,全面評估災難恢復體系的有效性。
安全建設:強化災難恢復系統的安全建設要求,可依據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級別要求,確保災備系統自身的安全性。
其他附加信息:包括災難恢復能力等級劃分、災難恢復中心 RTO/RPO 與災難恢復能力等級的關系示例、云計算技術災難恢復服務示例等參考內容。
總的來說,新國標框架重點關注災難恢復工作的系統化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著重強化在云計算趨勢下的適應性,以及災難恢復系統安全建設的融入,為組織提供了一套更為現代化和實用的災難恢復指南。
新國標引入了“災難恢復生命周期”概念,強調在全生命周期過程中應進行有效性分析和安全管控,以實現持續優化 ,并指出災難恢復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而非一次性項目。
其中,有效性分析和安全管控是貫穿災難恢復生命周期的關鍵要素:
·有效性分析:通過定期的審查、測試和演練,評估災難恢復、方案有效性,確保其能夠滿足業務需求和RTO/RPO目標。
·安全管控:強調災難恢復系統自身安全性,確保系統在為災難兜底的同時,不會成為新的安全漏洞。
新標準中明確增加了對云計算環境下災難恢復(即“云災備”)的考慮和要求。隨著信息系統越來越多的部署在云上,組織在規劃設計階段確定災難恢復需求和制定策略時,應充分考慮云計算環境下的各種災備場景和技術路線,以適應新技術的發展。
新標準在云災備方面的核心要求如下:
· 適用性分析:需根據業務的RTO、RPO以及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分析和評估不同云災備模式的適用性。
· 兼容性需求:確保選擇的云災備方案能夠與現有的信息系統環境、數據格式和應用架構兼容。
· 方案設計:針對選定的云災備模式,詳細設計技術方案,包括數據復制、應用部署、網絡連接、安全隔離等細節。
· 持續管理:云災備系統同樣需要遵循災難恢復生命周期的要求,進行規劃、建設、測試、運維和審計,確保其長期有效。
突破三
新國標新增了“災難恢復測試評價方法”,旨在為組織評估其災難恢復能力、發現潛在問題并為持續改進提供明確的指導,這也意味著災難恢復能力應具備可度量性,以準確驗證災難恢復工作的落地性和有效性。
突破四
新國標在附錄中新增了“災難恢復系統的安全建設”這一重要章節,強調在災難恢復的全生命周期中,應將安全管理和技術措施融入到災備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和維護的各個環節。
這也體現了新版國標將災難恢復與網絡安全深度融合的理念,它強調:
· 一體化安全:災備系統不僅僅是業務連續性的保障,其本身也必須是一個高度安全的系統。
· 全方位防護:從管理制度到技術實施,從人員到供應鏈,從通信到數據,需構建一個多層次、立體化的安全防護體系。
· 合規性要求:指出要符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等國家標準的要求,提升了災備工作的合規性。
范圍修訂:新版明確了災難恢復的工作原則、生命周期及測試評價方法,擴大了適用方。
建設實施細化:對災難恢復系統的建設實施流程提出更具體要求,提升操作規范性。
運行管理加強:強化災難恢復系統的日常運行維護、應急響應、重建回退及審計要求。
能力等級調整:重新劃分災難恢復能力等級,提供更細致的評估標準。
GB/T 20988-2025新國標,通過技術整合(云災備/雙活)、安全強化(供應鏈/數據)、流程精細化(預案/演練),以及三階能力模型、閉環生命周期管理、量化測評體系三大革新,推動災難恢復從“數據備份”向“業務連續性保障”轉型,將災備從“成本中心”重塑為“業務韌性引擎”。企業需重新定位災備體系,以實戰演練驗證、供應鏈安全、智能化管理為核心抓手,系統性升級災備體系,方能滿足新規要求。
新國標的發布,標志著災備標準化建設從“備份可用”向“業務韌性”轉型邁出關鍵一步。但具體到組織機構實際落地過程中,依然存在RPO、RTO需求高,災備建設復雜、少安全、管理難、缺演練、不敢切、必須切等挑戰。
作為運行安全領域的先行者,美創科技連續十余年聚焦業務連續性和數據完整性,基于韌性安全理念,持續專注并深入洞察用戶的災備需求,實現從數據庫容災、邏輯復制、CDP、云災備、應用級容災到全新災備一體化的跨越。
美創災備一體化平臺DRCC,以數據完整性、可用性和業務連續性為目標,基于“云-端”架構,提供“1個災備管控中心+N個災備能力(數據庫物理復制、數據庫邏輯復制、文件同步、CDP持續數據保護、數據備份、數據安全)”,實現災備能力可選購、災備數據可防護、災備狀態可感知、災備演練可掌控、災難切換可指揮等的災備全生命周期管控,高效賦能組織機構“韌性災難恢復體系”的體系化建設,高度符合《網絡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明確的災難恢復規劃設計、實施建設、運行管理和測試評價的標準化要求。
新國標VSDRCC
功能耦合性
災備一體化平臺優勢
5個一體化
災備管控一體化
支持資產自動發現、災備拓撲自動識別、災備切換腳本內置封裝、災備預案自動推薦,以“業務系統”為主視角形成從日常的監控、評估、計劃、演練到災難時一鍵切換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鏈路,輔以行業個性化工具、切換報告和可視化大屏,讓災備管控真正實現標準化、體系化、流程化和自動化。
災備能力一體化
美創災備產品歷經十余年的打磨,提供面向數據庫、應用、中間件、海量文件、操作系統、主機等本地或云上資產的專業化容災備份能力,高效保障數據完整性和可用性。
災備運營一體化
以業務RTO為目標,通過專業化的技術隊伍,體系化的流程機制、平臺化管理模式,以及常態化、流程化災備運營,持續優化切換RTO和成功率,保障演練場景和災難場景下的一鍵切換和敢切快切,保證切換成功率和切換時長最小化。
災備觀測一體化
提供業務日常監控大屏、災備運行監控大屏、切換過程跟蹤大屏、領導現場指揮大屏、年度計劃演練大屏等多維可視化大屏,滿足不同場景、不同用戶視角的多維觀測,以充分掌控容災運行全貌與切換過程詳情,實現從“看到”到“看見”的跨越。
災備融合一體化
災備一體化平臺結合美創災備項目最佳實踐和災備運營經驗,內置數據庫原生容災技術的切換能力,開箱即用;快速適配第三方容災技術,實現災備集中化管控;廣泛支持云環境、國產化環境,以構筑更加完善的災備一體化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