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創科技打造縣域醫療災備新標桿|神木市醫院 HIS 系統數據庫分鐘級切換演練實錄
2025-07-02
百萬罰單警示!DCAS助力金融機構筑牢數據安全防線,實現監管合規
2025-06-20
2025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丨《中國互聯網產業綠色算力發展倡議》正式發布
2025-02-07
美創用戶專訪 | 精細化管理:醫療行業數據分類分級的策略與實踐
2025-01-10
容災演練雙月報|美創助力某特大型通信基礎設施央企順利完成多個核心系統異地容災演練
2025-01-10
存儲域
數據庫加密 諾亞防勒索訪問域
數據庫防水壩 數據庫防火墻 數據庫安全審計 動態脫敏流動域
靜態脫敏 數據水印 API審計 API防控 醫療防統方運維服務
數據庫運維服務 中間件運維服務 國產信創改造服務 駐場運維服務 供數服務安全咨詢服務
數據出境安全治理服務 數據安全能力評估認證服務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服務 數據安全治理咨詢服務 數據分類分級咨詢服務 個人信息風險評估服務 數據安全檢查服務肆虐三年的新冠疫情,影響著全球經濟發展、社會正常運行,也成為網絡攻擊、勒索軟件攻擊快速增長的溫床,“滋生”了一系列網絡、數據安全問題,受到各界關注。
最近,上線運行三年的 “粵康碼”發布公告、官宣部分服務下線,再次引起不少網友“健康碼信息該如何妥善處理,保護個人敏感信息安全”的討論。
之前,“通信行程卡”宣告正式退場,其后幾大運營商先后表示將同步刪除用戶行程相關數據,隨著疫情逐漸松綁,健康碼、行程碼正在陸續退出民眾的生活。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全國涉疫數據將徹底消失,無需采取任何防護措施了?
并非如此!
以醫療衛生機構為例,新冠疫情感染被調整為“乙類乙管”,但仍屬于傳染病之一,此前所有的涉疫相關診療記錄都與其它基礎病一致,屬于患者的隱私信息,仍需永久存在。
確保涉疫數據(重要數據)的安全可控,網信辦對此發文要求——全國各地醫療機構與衛健委需要統一對存儲在臨床業務系統中的涉疫數據進行安全防控,嚴控涉疫數據外泄、濫用與誤用。
不久前,網信辦下發文件,要求各省針對涉疫數據進行安全防護,其中多省網警已逐步落實監管要求,將涉疫數據(重要數據)視為醫療行業重點防護場景之一。目前,部分地區,已對轄區內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網絡與數據安全檢查工作,明確將針對不做涉疫數據的單位采取處罰措施。
那么,醫療衛生機構應該如何守好“涉疫”數據安全?
涉疫數據包括哪些?
涉疫數據除包括新冠疫情期間涉及的公民出行數據外,還包含核酸數據、抗體數據、用藥數據、影像數據、抗原數據等診療數據,而這些涉疫診療數據幾乎涉及病毒感染前、中、后的所有階段,能夠清晰反映患者的健康狀態、是否有對應的并發癥、用藥情況等重要敏感信息,屬于病患信息,這部分診療數據無法被刪除。涉疫診療數據分布在哪些業務系統中?
從新冠感染患者掛號到收治入院,從檢查到用藥,從護理管理到出院隨訪...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形成的數據存儲和流轉于HIS、LIS、EMR、移動護理等為主的系統中,對于已遵循互聯互通、電子病歷測評的醫院而言,這些數據還會實時同步至數據中心。涉疫診療數據安全防控存在哪些難點?
疫情防控三年來,醫療健康系統生產且存儲的大量與疫情相關診療數據,普遍分布在多個臨床業務系統,與日常診療數據混合存儲很難區分,如何對涉疫診療數據進行有效識別與安全管控,成為難點所在。加強涉疫診療數據安全防護之道
針對涉疫數據與日常診療數據混合存儲難識別、難管控的問題,美創科技推出新冠疫情診療數據安全防護方案,醫療衛生機構可通過暗數據發現和數據分類分級系統,快速從繁雜的系統中找出涉疫數據,進行分類分級,以便于后續更好的管理數據、使用數據、保護數據。
目前,美創自研的暗數據發現和數據分類分級系統已推出重要數據版,滿足《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中的分類分級要求,開箱即用、快速落地,同時支持與數據安全全類產品快速聯動,實現細粒度安全管控。比如,在數據分類分級的基礎上,可通過在涉疫臨床業務數據庫前部署數據庫防火墻,抵御非法SQL注入及數據庫漏洞攻擊,防止醫療機構網絡邊界被攻擊后進一步被滲透;結合數據分類分級結果,與數據庫防水壩聯動解決內部管理員與第三方維護人員對涉疫數據濫用與誤用;與數據脫敏系統的聯動解決涉疫數據在流動共享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問題。
此外,美創科技建議各級衛健委、疾控中心、醫院采取如下應對策略,進一步提升涉疫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如:完善涉疫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涉疫系統或平臺的安全防護,加強涉疫數據使用處理全流程管理,定期開展常態化安全風險評估與動態監測,及時排查、上報、處置發現的各類安全風險問題。